boxmoe_header_banner_img

铎京探索者协会

追随能量流的脚步

       
文章导读

Region-3:“永燃坩埚”


avatar
米莉 2025年8月12日 112

探索报告:永燃坩埚

      地区风格:矿区
      天气系统:高温 (60℃)、炎热(45℃)
      探索难度:★
      安全 | 资源价值较低 | 未勘测完全
      归档时间:2025年3月27日

环境描述

永燃坩埚呈现为特殊的热工-地质混合结构遗迹,其主体构造表现为嵌于火山腔体内的螺旋形工业城市遗迹。该区域的恒定高温环境(60℃)及周期性炎热状态(45℃)由深层地热活动维持。城市球状建筑表面被活体金属苔藓完全覆盖,该类生物性金属在高温环境下呈现持续缓慢蠕动态,其体表散发的金属冷光(波长590-650nm)构成区域主要光源,形成特殊的类黄昏视觉环境。矿道体系中存在规律分布的熔岩渗流现象,凝固后的暗红色玄武岩构成道路基底结构。需特别注意环境温差的生态影响:当温度降至45℃时,活体金属苔藓进入暗铜色休眠态,岩浆鱿鱼向深层迁移;温度升至60℃则触发苔藓银纹态转变,并伴随硫磺风增强,此时可记录到高频锻锤声波(120-180dB)。

主区域包含两个功能性子空间:鱿熔血池位于螺旋结构底端,为直径约380米的熔岩湖,岩浆鱿鱼在此处完成生命循环——其死亡后眼球沉入湖底并转化为特殊火钻矿床,此过程促发活体金属苔藓的超常增殖行为。活体锻炉则分布于中层环形带,此处维持着600℃恒温微环境,装备有原始熔铸装置的岩窟中,活体金属苔藓通过矿化作用将废料转化为半成品金属构件,检测显示其代谢活动与深渊火钻的能量辐射存在显著正相关。

对区域生态系统的观察显示:活体金属苔藓具备基础金属的延展性与有机生命体的自修复特性,其繁殖周期约72小时。深渊火钻的放射性特征与其结晶结构中封存的矿工意识印记直接相关,未经灵魂烙印者接触将引发β粒子爆发(辐射值达1.2Sv/h)。岩浆鱿鱼的共生模式尤为特殊:生物电分析证实其触须末端可分泌高硅熔液,该熔液与活体金属苔藓代谢物结合后形成新型合金结晶层,此种共生行为在鱿熔创生碑等物品的生成过程中发挥核心催化作用。深渊火钻的异常增殖现象(如火钻之癌表面结晶体的几何级数增长)则与岩浆鱿鱼死亡时释放的硅基神经递质存在因果关系,该物质能改写火钻晶格排列方式。

环境监控数据表明熔岩巨兽的生物能波动对火钻矿脉构成直接影响——其核心搏动频率(2.8Hz)与矿脉固有频率相同时,将触发矿道结构共振。岩浆鱿鱼群体行为存在高度协同性,当密度超过37条/立方米时将产生“群体意识网络”,该网络可对活体金属苔藓施加定向代谢指令,此种生物信息传递机制是驱动炽心熔炉饰品能量传导路径的基础运行模式。火山底层的熵增活动呈持续增强态势,最近三个月熵增率上升19%,此趋势导致深渊火钻裂变风险等级从一级升至三级预警状态。

生态系统

此地的生命形式极端特异,皆围绕着火山熔炉的核心能量运转。

岩浆鱿鱼

它们是此地最活跃的可见生物,如同熔岩铸成的巨大章鱼,在矿道和岩浆流附近巡弋。其触须并非实体,更像是凝聚的粘稠岩浆,灼热无比。它们似乎是环境的清理者和低价值矿石的搬运工,有时会成群停驻在特定区域,如同在进行某种集体行为。一个被命名为“鱿熔血池”的下陷区域记录了他们行为的极端:那里堆积着大量它们半凝固的残骸,而活体金属苔藓正以惊人的效率覆盖、吞噬着残骸中的某些部位(尤其是类似眼球的发光体),自身疯狂增生,形成令人不安的蠕动金属坟丘。

火焰元素

能量纯粹体,常在元素富集区域或遭受扰动时凝聚出现。它们更像是活化的环境本身,移动轨迹难以预测。

深渊矿工

在更深层矿道中活动的人形生物残影。他们形态模糊,如同熔岩与浓烟的剪影,挥舞着巨大矿锤在岩壁上开采,目标赫然是那些蕴含狂暴能量的、深红色的深渊火钻矿石。一块被丢弃在岩壁凹槽中的工人铭牌(锈迹斑斑,字迹模糊)旁记录着模糊的潦草文字:“灵魂的烙印,是握住深渊的唯一钥匙…没有印记,触碰即焚…最后一声锤响,通道在共鸣…他消失了,只剩刀在裂缝里…”

一个惨痛的教训:未经“烙印”的触碰引发了一次小型元素殉爆,瞬间将那身影撕碎、蒸发,只余下一缕扭曲的光影渗入岩壁,仿佛被吞噬。矿工与火钻的关系,是危险共存的契约。

活体金属苔藓

整个区域无处不在。它们是建筑披风和地表覆盖,从火山灰中汲取养分生长。在高温下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自愈能力。一种强风(被称为“硫磺风”或“赫菲斯托斯之息”)卷过时会带来刺耳的、如同古老锻造车间回响般的金属轰鸣,这声波会立刻刺激苔藓群落,使其进入急剧增殖状态,像银色潮水般快速覆盖、吞没周围一切静物。它们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潜在威胁。

高层掠食者

在其螺旋矿道更深层,有庞大的热能团块在移动,那是记载中的熔岩巨兽的气息。它是这片领域的基石之一。在最核心的火湖,岩浆之王的炽热脉动如同大地的心跳。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法则,维系或摧毁着坩埚脆弱的平衡。

整个生态精密却又混乱地捆绑在地脉能量之上,形成残酷的共生链。然而,底层深渊火钻的异常裂变能量读数,以及苔藓群落频繁发生的、极具侵略性的变异增殖,都预示着这套系统正滑向失控的边缘,极易引发链式反应。

探索指南

防护至上

抗热隔热装备是生存的基础。温度可能在45℃至60℃间波动(需要具体测量),深层区域及遭遇某些生物/现象时,温度会急剧攀升。务必配置自适应温控模块,炎热模式需防灼光反射,高温模式警惕金属热膨胀事故。脱水及热应激反应是主要威胁。

路径选择

沿主要螺旋矿道下行是相对清晰的路径。警惕分支矿道(如通向“鱿熔血池”、“活体锻炉”区域),它们风险陡增。血池区域的苔藓具有极强侵蚀性;而“锻炉”区域的风异常危险,能诱发致命性的苔藓暴长。

观察与规避

  1. 活体金属苔藓: 避免靠近其大规模聚集处,尤其是球形建筑顶部。强风出现时(可凭呼啸声辨识),立刻寻找岩壁凹处躲避。
  2. 岩浆鱿鱼: 保持安全距离。其攻击性通常不高,但集群移动或受到刺激时会喷射高温岩浆球。
  3. 矿工与深渊火钻: 绝对禁止触碰未经印记“处理”的深渊火钻原矿。观察矿工的轨迹可以找到相对安全的区域和潜在的“被烙印”的火钻。
  4. 元素裂隙: 能量不稳定区域会出现空间扭曲、温度异常点或能量逸散现象。发现即远离。

资源处理

  1. 活体金属苔藓样本: 必须使用配备有600°C恒温维持装置的特制隔离容器采集,否则样本会迅速失活或变异。
  2. 深渊火钻: 极度危险!除非能在现场确凿无疑地确认其已被“灵魂烙印”处理(烙印形态不明,需极度谨慎),否则严禁直接采集。

探索日志

踏入永燃坩埚的瞬间,灼热并非扑面而来,而是如某种粘稠、活着的造物,猛地灌满了我的防护服。汗珠在面罩内侧瞬间凝结,模糊了眼前这片沉沦于地心的巨型熔炉。脚下唯一的路,是一条巨大的、螺旋向下的伤疤,深深刻入火山的内脏,仿佛是被远古泰坦持着星辰为锤狠狠凿出的永恒遗迹。

每一次旋转都像是沉入沸腾的血海深处。视野被更浓稠的热浪扭曲,四周那些圆形的、仿佛巨卵般的建筑,此刻裹满了闪烁着钢铁与熔银色泽的活体苔藓。它们在六十度的空气中微弱地翕动,每一次脉动都像是在无声地呼唤——是对热量?对金属?还是对某个早已沉寂的古老意志?矿道的石壁不堪重负,渗出缓慢流淌的滚烫血泪(那些岩浆细流!),那些剥落的、鳞片般的构造堆叠在角落,像极了一具具被遗弃的微型熔炉残骸。

经过一个巨大得令人窒息的球形穹顶时,一阵沉闷、如同心脏搏动又像是铁锤敲击在铁砧上的声响,直接敲在了我的颅骨上。绝不是风声。我屏住呼吸——是老匠人未散的魂灵,仍在某个维度捶打他未能完成的杰作吗?还是说,这本身就是永燃坩埚的…心跳?光源在这里是个残酷的笑话。没有太阳,只有零散的深渊火钻碎片在地上、在岩缝中,像垂死的星辰遗骸般发出余烬的红光。活体金属苔藓自身则是更稳定却更诡谲的光芒源,它们散发出的,是炽热金属缓慢冷却至暗红的那种、令人不安的迟滞辉光。红光弥漫一切,时间在这里失去了刻度,只剩下无尽的、被高温扭曲的熔铸黄昏。

在一块被半熔化的工作台上,我找到了一片挣扎的皮质笔记残页,字迹边缘已被高温无情蚕食:“…那件甲胄…最后一件作品…鱿群涌入作坊那晚…丝绸上的金纹突…活了…我把它锁在…炉心密室…” 灼热的气流仿佛也在灼烧这字句。炉心密室?我立刻联想到矿工中流传的禁忌耳语:关于一件内甲,在被鱿群吞噬的匠人之夜绽放了活体金纹。这残页不是线索,是烫手的诅咒,指向炉心跳动中心某个被遗忘的角落。

越往下,那“心跳声”便越清晰,沉重、单调、永恒,与矿道深处熔岩气泡破裂的爆响,共同构成这地狱熔炉的底层配乐。所谓的“街道”,不过是巨大矿虫在建筑群间碾过的宽大轨迹,龟裂的表面上凝固着暗沉的血(凝固的岩浆!)。唯一的光,依旧是垂死星辰的碎片和苔藓冷漠的冷却红光。一种巨大而压抑的不祥感,如这高温的空气,密不透风地笼罩着一切。你能感受到的不是停滞,而是一种永无休止的…内部消化。城市本身已成燃料,衰败的工业骨骼被那些活体金属苔藓侵蚀、改造、同化,在高温的熔炉腔体内不断重复着缓慢的崩溃与病态的重构。

两种气候,如同永燃坩埚呼吸的两种节奏。当它“炎热”(四十五度!这里竟有凉爽的感觉!),活体苔藓蜷缩成冰冷的暗铜色调,仿佛死寂的金属锈迹,岩浆鱿鱼则深潜入更黑暗的沸血之湖。而当“高温”(六十度!那才是它真正的体温)降临,一切都苏醒了:苔藓舒张出刺目的银白纹路,硫磺味的热风灌满每条通道,同时带来的还有那些无处不在的沉重锻造回响——这风像是赫菲斯托斯之喉的残响,唤醒的不止是生灵,更是这片土地深处沉睡的锻打之魂。

这里的本质,远比遗迹更鲜活,也更恐怖。它是一座献祭自我以求接近地核伟力的工业祭坛,最终,它的躯体被那力量烧穿、改造,成为了自身追求的最终熔炉。而这熔炉的薪柴,便是它自己永不冷却的骨骼与遗骸,被金属苔藓裹挟着,被岩浆鱿鱼啃噬着,在毁灭与重生的永恒低语中,一遍遍循环。这里没有终结,只有一场永不结束的、痛苦的熔铸。

记录者:艾伯斯·罗文托尔,铎京探索者协会初级探索者

 

<< Region-2 | Region-3 | Region-4 >>



评论(0)

查看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部分页面文档中的文字或图片可能使用了AI生成,请注意甄别。